其实,不用夏元吉说,他也知道此人要奏何事,这也是最让朱棣头疼之事。可是,其他人还没顾上开口,夏元吉就好似被踩到尾巴的猫,焦急喊道:“等等,陛下!
此事,你若是不让老臣说,我就长跪不起!”听到他的话,朱棣抬起的手,缓缓放下,示意那几人退下。而后,只听他叹道:“夏爱卿,此事咱们私下里不能说吗?
为何非要在这朝堂之上,唉!罢了,罢了,三宝,把折子给朕呈上来吧!”郑和也知道此事与他有关,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只见他苦笑摇头,将夏元吉的折子取过,递了上来。就在这时,夏元吉缓缓站起身,开口言道:“启奏陛下,原本户部的账上,还是钱粮充裕。
奈何,今年启动了几个大项目,如今的户部已经捉襟见肘了。疏通大运河,北伐瓦剌,营造武当山道宫,这些巨大的花销暂且不论。
就说这郑和三下西洋,巨额的开销实在是让帝国财政,雪上加霜呀!故而,微臣恳请陛下,全面撤销郑和下西洋的所有项目,腾出钱粮,赈济灾民。
西洋彼岸的国家,真的太过遥远。我大明的皇恩,也没必要散播到那里。只要我大明努力守护住祖宗的基业,也就够了,请陛下三思呀!”。
朱棣并没有因为他的直言而恼怒,相反他内心里,一直都是特别欣赏夏元吉的。只见他依然表情缓和的言道:“夏爱卿,上次那两个古里使者,赔偿的三十万两白银,你暂且用着嘛!
若是不够,朕再想办法从别处调集,如此可好?”朱棣的这些话很明显,他不想放弃下西洋的项目。对于他们的话,郑和并没有言语,他知道自己的事业,只是皇上的一句话,他无需操心。
夏元吉听到朱棣近乎商量的口气,气势稍微缓和了一点。只听他叹道:“陛下,暂且不说这些钱,需要到古里王国取来。
即便是银两已经到账,对动辄百万两白银的灾民来说,也是杯水车薪呀!故而,微臣才恳请陛下收回成命,终止下西洋的举动!”。
对于夏元吉的坚持,常珂倒是想帮忙,但现在的他并没有官职,倒也不好说话。再说,这可是跟皇帝对着干的事情,任谁都会吃力不讨好呀!
对于这位永乐大帝的坚决,果断,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扳回来的。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朱棣决定拿出他的威严和魄力。
只见他的表情瞬间变冷,一瞬间,仿佛整个朝堂的温度,都下降了许多。有些人甚至都开始闭口不言,生怕触了皇帝的眉头。
只听他言道:“郑和下西洋之举,乃是国之大事,不容有失,尔等以后无需再议。至于何时停止,朕自有定夺。今日,我还有别的事,要与诸位爱卿言明”。
祝大家中秋快乐,阖家幸福!话不多说,今日三更,为大家助兴,第三更依然是八点。在国庆和中秋双节同庆的日子里,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,朋友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
chapter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