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云舟眼见着三位学政真的要吵起来,赶紧开口阻止。
“范大人,学生暂时没有打算考大理寺的准备。”他未来的确有打算去大理寺当差,但他并没有参加大理寺的科举的想法。“三年后,学生还要考乡试。”
听到魏云舟这么说,大理寺左寺丞觉得有些可惜,不过没关系,等这孩子考中进士后,他还有机会把他抢到大理寺。
“如果你哪天改变主意了,欢迎来考大理寺。”
“谢谢范大人厚爱。”
“小三元,你想好去哪里读书了吗?”潘县令又问道,“是要去崔家书院读书吗?”魏云舟的二叔当年考中秀才后,便去清河崔家读书,潘县令也以为魏云舟也会去崔家读书。
“家里的长辈是有这个安排。”他决定去金陵读书一事,只有亲近的几个人知道,并没有告诉其他人。他之所以这么说,是想迷惑“某些人”。
“清河崔家书院可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书院,你去崔家书院后,定要好好读书,本官等你三年后再接再厉考中解元。”
“谢县令大人厚爱,学生日后定会更加努力读书。”童试只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,考过这一关不算难。第二关的乡试才是难关,每三年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折在这一关。
潘县令点了点头,没有再跟魏云舟说话,而是点名叫起了穆楚,问了他一些问题。
有了魏云舟和穆楚两人打头,其他廪生没有那么紧张,开始敢提问。
三位学政都非常亲和,一点架子都没有,并且认真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。
很快,晚宴开始。
由魏云舟这个小三元带头向三位学政敬酒,感谢三位学政的提携。然后,其他廪生一个个站起身敬酒。
敬完酒,三位学政提议大家一起玩敲鼓传花。
一开始,大家不敢放开玩。玩了两圈后,大家这才放开。
三位学政也玩的非常开心。
玩了一会儿,三位学政便离开了。如果他们一直在这,廪生们还是会有些不自在。临走前,三位学政祝所有廪生再接再厉考中举人,日后为朝廷效力,造福百姓。
所有廪生把三位学生送到门口。
魏云舟被大理寺左寺丞拉到一边,不死心地说道:“你是大理寺的好苗子,如果改变主意,那就参加六月份的大理寺的考试。”
魏云舟哭笑不得地说道:“大人,我会继续考乡试。”
见魏云舟坚持要考乡试,大理寺左寺丞没有再劝他考大理寺的科举。
“这样吧,你日后考中进士后,直接去大理寺怎么样?就跟王善初一样。”
“如果到时候大理寺要我,那我就去大理寺。”如果他日后没有考中一甲前三,那他先考庶吉士,然后去大理寺或者刑部任职。
他并不打算在翰林院做六年“图书馆管理员”。他想做些实事,大理寺或者刑部最适合他。应该来说,他的鼻子能在大理寺和刑部发挥很大的作用。
“肯定要你。”大理寺左寺丞满脸欣喜地说道,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三年后我在大理寺等你,你可不能食言,一定要来啊。”
“如果能去,学生绝不食言。”
“好好好!”这话说的大理寺左寺丞心花怒放,他抬手拍了魏云舟的肩膀,“三年后,我在大理寺等你。我先走了,你们年轻人继续玩。”
“大人慢走。”
送走三位学政大人,魏云舟他们继续晚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