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断电话,李阳立刻召集团队。凌晨两点的酒店会议室,白板上画满了技术架构图,技术总监揉着发红的眼睛:“时间太紧了,至少需要两周......”“没有退路。”李阳的声音冷静而坚定,“联系总部,调动所有研发资源,我亲自盯进度。”
接下来的72小时,团队开启了疯狂的攻坚模式。李阳和技术人员寸步不离电脑,饿了就啃两口冷掉的盒饭,困了用冷水浇脸。当晨光再次照亮城市时,一份287页的定制化方案准时发送到张总邮箱,附带完整的模拟测试视频。
三天后,x公司的考察团突然到访。李阳带着他们直奔车间,现场演示新方案的运行效果。看着设备精准完成新能源电池组的复杂检测工序,张总的态度终于松动:“李总,我可以给你们三个月试用期,但如果达不到标准......”
专项小组成立当天,李阳在动员会上将办公室搬到了车间。他和技术人员同吃同住,手机24小时待命。当设备在第89天出现异常波动时,李阳正发着高烧,却坚持和团队通宵排查,最终发现是传感器在极端温度下的精度偏差。
三个月期满的前一天,x公司的验收团队悄然抵达。当检测报告显示设备各项指标超出合同要求时,张总伸出手:“李总,我愿意把明年的千万级订单交给你们。但有个条件——”他指向远处正在调试的设备,“把这种响应速度和服务态度,复制到所有合作项目中。”
这个订单像多米诺骨牌,彻底打破了市场僵局。行业内的高端客户开始主动接洽,李阳的日程表排满了技术交流和合作洽谈。在一次签约仪式上,某跨国企业的亚太区总裁笑着说:“李总,我们看重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你们在凌晨三点还回复邮件的诚意。”
庆功宴上,李阳举起酒杯走向一线技术人员。灯光下,他看着这些曾经疲惫不堪的脸庞如今洋溢着自豪,突然想起走访客户时一位老厂长的话:“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不够真诚的伙伴。”窗外,城市的霓虹倒映在酒杯中,折射出企业重生的光芒。这场破冰之旅,不仅挽回了市场口碑,更让李阳找到了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真正密钥——用极致的诚意,将客户的质疑转化为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