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沿着山溪沿岸来回搜索,捕捉蝲蛄虾、石头蟹、林蛙。
刘冬雪打算给朱明弄点不一样的,山鸡、飞龙实在是吃腻了。
小溪里,掀开石头块,一只肥大的蝲蛄虾挥舞着大钳子。冬雪出手按住,快速的抓住拿到了水桶里。这种类似小龙虾的虾对水质要求极高,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,市场上几乎全部是溪流里抓的,价格极高。
“二姐,感觉这蝲蛄虾好像少了,小时候没人吃这个,到处都是。”
“咱们这边算是好的,别的地方已经没了。这两年松花江的鱼都少了,这五六年一直在开发人工养鱼呢,野生资源肯定是越来越少的。每年大量往河流里放流,也算是对自然的一种修复。”
大丫、二丫胆子大,她俩负责去抓林蛙。林蛙个头大,跟青蛙有本质的不同,主要是做了好吃。
这个季节林蛙正是肥的时候,满腿都是肉,不管是辣炒还是清炖,那味道都没得说。
玩了两个多小时,朱明突然大喊:“快看,野狍子。”
大丫拿枪就要打,刘夏莲连忙阻止:“别打别打,那是咱家养殖场跑出来的,耳朵上还有吊牌呢。”
大丫收起枪来,一招手,那狍子果然是不怕人,居然过来了。这是一头公狍子,额头上都是伤口,应该是跟别的狍子打仗输了,趁着饲养员不注意跑出来的。
说话的功夫就听见有猎犬人和人到了,李小飞带队过来了。
那个曾经十几岁的矮个子的少年,现如今已经二十三了,由于营养好,生的是人高马大。
“姐,你们怎么在这呢?”李小飞挺惊讶。
“嗯,我三妹回来了,带大家过来抓点蝲蛄虾、林蛙,什么情况,狍子咋跑出来了?”
“扩建新场地呢,有个客户把它买走了,趁着装车的时候,跳车逃走了,还好有猎犬,不然真找不到它。”
中午终于是做一餐不一样的饭菜,清蒸蝲蛄虾、林蛙炒辣椒、水煮玉米、清蒸鳌花、油炸小螃蟹,狍子肉饺子,还有几样山野菜小炒。
三天后,赵华、朱明带领团队出发了,一行人六辆车,浩浩荡荡。而且有了以往的经验,赵华也学聪明了,知道拉大旗作虎皮,更何况本身就有实力。
放眼全国民营企业,能随随便便拿出几个亿资金的几乎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