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殿内,蟠龙金柱间的香雾缭绕不散,罗尚书捋着长须,眼角笑纹里藏着锋芒:\"赵侍郎且消消气,我不过是将您的谏言掰碎了揉开了说,怎就落得个疾言厉色的罪名?倒是您这冠缨乱颤的模样...\"
他故意拖长尾音,满意地看着赵侍郎涨红着脸退回朝班,他才又接着说道,“陛下,臣以为此刻咱们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三王去了西戎的哪个部族,咱们再派人上前去恰谈,让对方把人交出来,只要条件给的合适,想来那些蛮夷也不会愿意要与咱们大昭动手,这样或许能不费一兵一卒,就能将三王活捉,否则咱们贸然打过去,对方或许会以为是咱们先挑事儿呢!”
罗尚书的话音一落,大殿里的有不少人面面相觑,觉得此言甚是有礼。
尤其是主和派,本来打战就是劳民伤财当然事情,能够不用打战就完成的事情,没有必要用武力去解决。
自然,这个法子也有人不同意。
陈猛站出来说道:“狼崽子喂饱了是要咬人的,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?难道要等敌人韬光养晦,准备好一切之后再战吗?”
很明显,陈猛是主战派,他认为不能给点喘息的时间,要趁此时机拿下才是。
景康帝抬手示意陈猛退下,目光扫过满殿争执不休的臣子,眼中闪过一丝疲惫。他伸手摩挲着御案上的羊脂玉镇纸,忽然开口:“诸位爱卿所言,皆是为了大昭社稷,只是这祁山之事,容朕再细细思量。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,散了吧。”
随着景康帝起身离殿,群臣这才陆续退下。
秦辞站在阶下,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,心里出现了一丝担忧,他心里清楚,三王勾结西戎乃是心腹大患,若不趁此时机彻底解决,后患无穷。
可是皇帝有句话是不错的,万一不能速战速决呢?
他可不想让小蓁继续等着,姑娘家不比他们这些男子,小蓁年岁再长一些,他是不介意,可到时候外面必定会有闲言碎语一把。
他不愿这样。
尤其是想到小姑娘的眉眼,秦辞觉得景康帝说的对,朝廷有这么多将领,哪里就用的着他操心了。
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,他不必忧愁那么多。
秦辞刚走到宫门口,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秦将军留步!”是丞相的声音。
秦辞转身,见丞相带着贴身侍从快步走来,脸上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,“秦将军,老夫方才在殿上所言,并非有意阻拦你出征,只是这朝堂局势复杂,陛下也有陛下的考量。”
秦辞拱手行礼:“丞相大人的苦心,我是知晓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