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> 第九十六章 下乡访贤

第九十六章 下乡访贤(2 / 2)

得知这赵永年是前朝举人,大奎心中倒有了一些期盼。既是举人自然有些本事,若是人品过得去,保举他做这平阳府的府尹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。

心中计议已定,大奎告知其他人留在平阳府三天。随后只带了一名侍卫乔装成山民百姓去了枕头乡。

枕头乡位于平阳府西北方四十里处,过了吕梁山便是枕头乡了。

左右也不急,大奎一身青衣骑着骡子,他的侍卫扮作挑夫,优哉游哉向西而行。来平阳的时候走的是中条山一带,而吕梁山却是头一回来。只见峰峦起伏,时而巍峨险峻时而连绵悠长,间或山泉涌动鸟兽奔走,奇松怪石令人目不暇给。

一壶美酒一包卤肉,大奎一边吃喝一边观景,真是活神仙一般的自在逍遥。

侍卫挑着担,边走边问道“大人,此行去访那赵永年,却不知他是何许人?怎劳大人亲往?大人只需吩咐下来,小的们就是绑也要讲那赵永年绑来。”

大奎伸衣袖拭去嘴边酒渍这才道“殊不知读书人都有些傲气,有些人是一定要请的。这平阳城地势险要却是兵家必争之地,若无贤德高明之人坐镇怕是不妥。”

侍卫不仅笑道“如今我大明军北拒辽东,南震巴蜀。这平阳乃腹中之地,就算没有贤德之人镇守又有何不可?”

大奎不由斥道“尽是胡说。”

侍卫跟在大奎骡子后面只管走路,听到大奎驳斥却是再不敢发一言。

大奎想了想这才道“边关守备固然重要,但若腹中之地全无防备,一旦边关城破,岂不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?”

侍卫听到这句话,却是嘀咕道“徐达将军统兵数十万,如今将那扩廓贴木儿赶到了漠北极荒之地。料来北地再无战事,大人怎可杞人忧天?”

大奎闻言有些生气,但心想此刻乃是微服出巡,路上要走几个时辰,又何必跟这侍卫计较。

“唉,我说。”大奎回头招呼道。

侍卫见状连忙急走两步来到大奎骡子跟前,大奎挥挥手道“不必如此拘谨。”

侍卫呵呵笑道“您是大人,小的自然是要听从招唤。”

大奎摇头道“此刻你我扮作百姓,大可不必如此。”说罢想了想,大奎这才续道“现在我们要改改称呼,你叫我五哥,我叫你小六子。”

“啊?”侍卫闻言眼睛睁大,嘴都合不拢。

大奎气道“你怎如此不醒事?假的,懂吗?”

侍卫点点头,随后道“小的自然知道其中厉害,只是现在无人,小的怎好唐突?”

大奎瞪了侍卫一眼,佯装生气道“先这样叫着,省的到了地头你叫顺了嘴露了馅。”

“小的明白,五哥尽管放心。”侍卫倒也机灵,立时便改了口。

大奎满意的点点头,算算也走了大半天了,总要先找个地方落脚才是。这荒山野岭的,却到哪里住宿?平阳城到枕头乡说是四十里,真走起来怕是要一天的功夫。何况大奎此刻骑得又是骡子,自然格外的慢。

又行一程,眼看着天就要黑了,好歹转过山脚就看到远处的袅袅炊烟。

大奎骑在骡子上,遥指远处道“我们快些走,前面有个村落,今晚正好在哪里歇歇脚。”

侍卫小六子满口应承着,挑着担子跟在大奎的骡子后面一路小跑,只盏茶时候便到了村口。